聯系我們

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SHENSHANG HOLDING GROUP CO.,LTD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時代金融中心22樓
電話:+86-0755-83836466
+86-0755-83835466
傳真:+86-0755-88306743
郵件:shenshangkonggu@szssct.com
新聞中心
理性看待融資擔保業當前困局
提到擔保,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小、散、亂,鋪天蓋地的負面消息讓擔保“很受傷”。
客觀而言,當前融資擔保面臨的形勢是嚴峻的。個別公司先后爆發風險事件,有的還引發民間債權人集體上門討債、法院查封資產等事件,對融資擔保業的整體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上端銀行合作受限,下端中小微企業生存維艱,擔保在其中可謂有苦難言;各地擔保機構屢有退出或摘牌,而且數量呈增多之勢,也讓人對融資擔保行業的生存現狀產生疑問。
融資擔保行業怎么了?問題出在哪里?是否有藥可醫?
數量減少: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同樣適用于融資擔保行業。淘汰不務正業以及沒業務可做的,對老老實實做擔保的機構而言是利好,否則擔保行業總也改變不了魚龍混雜的形象。”談及近兩年當地擔保機構的退市潮,一位廣東擔保行業人士表現淡定。
近年來“退市”的融資擔保機構有多少?數據顯示,2012年末,全國融資性擔保行業共有法人機構8590家;2013年末,行業法人機構總計8185家;2014年,各地退出數量繼續增加,預計機構總數仍將減少。
這讓人想起了信托業曾經歷的清理整頓。信托公司在五次清理整頓之后從鼎盛時期的1000多家僅存留了目前的60多家。如果按這個力度,目前融資擔保機構8000多家,數量還是太多。與國外擔保行業機構數量少、以政策性為主不同,我國擔保機構數量多、資本規模小,自身倒成了被扶持的中小企業。由于融資性擔保行業存在機構數量過多、增長過快的問題,在有限的市場容量下,過度競爭問題嚴重,使其議價能力較弱,業務放大倍數難以提高,不利于融資性擔保機構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容易滋生風險。
因此,某監管人士表示,不管是民營融資性擔保機構還是政策性融資性擔保機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隨著外部形勢的變化,行業總會有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適當控制機構發展速度,嚴肅監管制度,對行業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
“金杯銀杯不如客戶的口碑,只有經歷了行業洗牌之后仍然正常經營的機構,才是未來行業的標桿。”一位擔保人士如是說。
代償增加:
個體事件暴露發展難題
在擔保業內人士看來,融資擔保行業是高杠桿、高風險的行業,本身就是有經營風險的,代償事件不可避免。真正專注做擔保的機構都將規范的風險管理和良好的聲譽作為生存基礎。
現實情況卻讓人擔憂。2013年,行業擔保代償309億元,同比增長45.2%;2013年末擔保代償余額4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0.4%,其中融資性擔保代償余額41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0.3%;擔保代償率1.6%,同比增加0.4個百分點。
盡管擔保行業撥備水平仍較高,保持了較充足的風險緩沖,并且流動性資產能夠較好滿足流動性負債的需求,整體代償風險仍在可控范圍內,但上述數據背后反映的是融資擔保公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四川省擔保界將當前存在的問題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部分融資擔保公司過分高估自身的代償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涉足民間理財擔?;蛑苯訁⑴c民間融資,未把自己完全定位成第二還款來源,對行業造成了極大風險;二是近年來擔保公司野蠻生長,數量多而優質者少,機構間擔保實力差異大,經營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違規行為屢有發生,在社會上造成不少負面影響;三是融資擔保公司銀行認可度低,信息透明度低,銀擔雙方信息不對稱,部分擔保公司無銀擔業務可做,導致擔保亂象、擔保異化;四是社會信用環境差,人為違信行為頻發,加之目前整體經濟下行,結構調整力度加大所帶來的信貸風險隱患逐步顯現,加劇了違約行為的發生。
一位四川擔保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擔保公司只要守住底線,不高估自己的能力,服務實體經濟,風險可以說是各類金融和準金融機構中最低的,目前成都中小擔保公司的撥備覆蓋率高達650%,甚至遠遠高于銀行業金融機構。”
銀擔合作:
期待模式創新互利共贏
融資擔保機構作為銀行和小微企業之間的橋梁,為小微企業提供外部信用增級,直接解決了小微企業和銀行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末,與融資性擔保機構開展業務合作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含分支機構)總計15807家,較上年末增長4.7%.與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業務合作的融資性擔保法人機構7879家,較上年末增長1.0%.融資性擔保貸款余額1.6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6%.總體上看,擔保機構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合作范圍和規模逐步擴大。
不過,擔保行業個體風險的暴露影響了銀行與之合作的積極性,部分銀行甚至直接切斷與民營擔保機構的合作,使得銀擔合作受限,部分擔保公司陷于無業務可做的境地。
面對這種局面,一方面需要融資性擔保機構進一步加強規范和監管,提升自身的內控和管理水平,把擔保業務做精、做專、做強,增強合作銀行的信心,消除合作顧慮,及時代償,利用多方資源,提高代償后的資產保全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加以應對。有業內人士表示,希望銀行注重社會價值,切實幫助小微企業在經濟下行期渡過難關;請求銀行依法辦事,杜絕單方面解除擔保合同、提前扣收擔保公司托管資金和保證金、對正常生產經營企業只收貸不續貸、人為拖慢續貸進度等行為。業內還呼吁《融資擔保公司管理條例》盡快出臺,為融擔行業提供規范與標準。此外,希望通過媒體的正面宣傳,把正常的融資擔保業務和民間融資區分開來;對行業實行分類監管,把不合規的擔保公司洗牌出局;引導更多的國有資本參與規范的民營擔保公司,增強風險防控能力。